简单构图(一)- 左右分法
大家可能听说过拍风景的三分法,又或者传统的黄金分割…… 可能对不少人来说,在观景窗去判断一些比较复杂的构图法则是一件苦差。
所以这里说的简单构图,就是简单得…… 只看一次,就学会了,下次就懂得怎么去拍。
我们的简单教学不是要大家学完就拍得很 dramatic 很特別,但是学会了以后,至少拍得还过得去。
这次先说的是左右分。
横幅的做法
你可以看到,主体通常会占了其中一边大部分的位置,主体是上下居中的,它的周围仍然会占用适量的空间,然而画面其他位置的地方都会尽量的简化,那么主体就会被凸显出来,令观众的眼睛停留在主图面上。
直幅的做法
直幅的做法大致和横幅差不多,可是在处理主体上则有少许不同。横幅的做法会是,把主体上下置中,完好的安放在构图的左/右方。然而因为直幅的阔度很窄,你很难去把主体完完整整的放进图片里。否则很有可能主体会有很大概率失去它在图片中的主要性,得不偿失,所以,我们可以把主题的边缘部分跳出框架,把它们从构图中拿走。
有些时候,想夸大图片的效果,突出主体的重要性(如上图),那你可以把主题占照片的比例增加,也就是把跳出框架的部分增加。
简单构图(二)- 二三分法
很多朋友都知道风景构图的其中一种技巧三分法,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止可以三分,还可以简单的二分,又或者更细微的八九分。
当然,在这里不会由二到九的详细介绍,其实他们都大同小异,只要明白一两个例子,就可以完整的套用在另一个方法里。
二分法
二分,显而易见就是把图面一开二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一半地一半,通常这构图的方式是用在风景照里,同样的,也可以用再前后景明显的图画里。
二分法变种
所谓的二分法变种,就是把二分法的比例稍作改动,意思就是可能天的一半多一点,地的那一半少一点空间,或者相反。作用是可以把焦点侧重于其中一部分,把最好的那个目光投射到观众的眼睛里。
三分法
三分法的应用,通常的情况会是用于一些有前、中、后景的环境里。
三分构图方式能够带出照片的前中后三金发的关联性,可增加照片的立体观感,若在不影响照片阅读性的情况下,可适当的加减景深令照片更富有层次感。
简单构图(三)- 简易黄金比
黄金比例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教学用词。自古希腊时代开始,一直被人类认为是美的代表…… 而在艺术上也是。
黄金比的起源
很多人常说“没有数学就没有艺术”,其中所指便是黄金比例的发现。黄金比约为 1:1.618。早在古希腊时期,建筑师已将其应用于神殿设计,如帕特农神庙。到了文艺复兴时期,达·芬奇更发现这一比例与人体结构存在密切联系。随着人类理解的深化,黄金比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建筑、艺术乃至自然美学之中。
好,大概的资料到此为止,入正题了。
黄金构图法则
一般来说,当运用在摄影中时的黄金比,其实说直白一点,就是三分法和左右分法的混合体。
为什么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
我们先从制作一个黄金分法开始
首先,我们把普通的一张 3:2 的图片,用对角线一分为二。
接着,从每个角落的三角形里,拉一条与刚才对角线垂直的直线。
最后,把这四条垂线的交点连起来,就会得到一个九宫格。
注意,那其实不是平均分配的哦!不过,当我们在实际应用的时候,谁会记得他们不是平均的。所以一般对焦屏中的九宫格,都是平均的。
好,所以说九宫格就是黄金比喽?
嗯,当我们要构图的时候,试一下把焦点,落在那四个交接点上面,我们就称这类为黄金分割法。
像以下这些就是在不知不觉中,渗入了九宫格式构图的照片。
那……是否每一张照片使用黄金比例就会很好看呢?
这当然不一定啦!一张好照片的构成因素其实有很多,所谓的黄金比,其实只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比较容易把握的构图的方式而已。当你熟悉并习惯运用后,便能在此基础上自由变化,创造出更具个人风格的作品 o( ̄▽ ̄)ブ
简单构图(四)- 物件居中
这篇东西是思前想后所写出来的,因为把构图居中,大概每个人都懂。所以本篇说的重点是之中物体于画面比例的关联性。
简单图画的处理
如果说图画有透视感的,人的焦点就会自然落在透视点的位置。如果图画是一个相对平面,没有太多线条所影响的话,人所寻找的胶片,通常第一点,都会落左中心点附近的地方。
所以这里构图方式,很适合一些简朴的画面,如上图一样,只有一个物件,和一个色彩的背景。
但这是必然的吗? 并不是。只是在这情况下,这里构图的办法是比较常用而已,像下图这种比较复杂的其实也是可以的。
置中物件跟背景比例的关系
相信拍了一段时间的朋友,不难会发现一件事:就是主体的大小,跟画面出来的感觉,彼此一样很重要的关联;这就是距离感。
像上图来说,是相隔一条街的拍摄效果,从画面上那人占的比例来说,好像并不是距离太远而已。这,可能会令人自不然联想起,原来他跟我们其实好近,可能下一步就是要走过来似的;
相反这一张,白衣的朋友,在画面中占的比例好像很小,乍一看的感觉是满遥远的;所以,就算她想走过来,也需要一段时间吧。这就是距离感上的分别。
而周边的空间扩大了,主体的比例小了一些;在画面上看起来,主体的影响力也会相对的小一点。这类的作法也常见于营造疏离感觉的照片当中。
所以,或者有些时候,我们可以把距离感,说成是一种 亲近 与 疏离 的分别。
这是亲近的:
这也许是中立的,不远,也不近:
这是远离的,就像是在一旁静静的看别处的人的动静似的:
尝试跟其他方法交叉运用
大斜线的构图方式:
这张也是,画面焦点中二人的剪影,跟背景喷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
Dos and Don’ts
简单的说说,一些可以尝试一下的 Dos and Don’ts
Dos
- 可以从九宫格的中心格开始,移前一点,移后一点,进行构图上的试行
- 尝试多跟画面呈水平的状态,这会比较易拍出效果
- 遇到有透视感觉的画面的时候,不妨试一下置中的构图,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
Don’ts
- 置中的主体,不要太小,也不要太大;这会很难拍得好的,虽然这不是 100% 的定律